书院门位于西安南门内东侧,西起宝庆寺华塔,东至安居巷接三学街,是西安著名的古文化一条街,这里文人集聚,处处都透露着书香气息。在街上的亭子里,你能看到挥毫泼墨的老者,提笔研墨行云流水,写下或雄浑顿阔或飘逸潇洒的大字,随意一问,才知道他已经深习书法几十年,那摆出的字画,卖得出也罢,卖不出也罢,他不是在卖字画,他是在充实一种心境,是一种消遣,把岁月融进书卷里,让你感觉到无尽的气宇非凡。
关中书院,就“藏”在西安的书院门里。沿着青石铺砌的街道前行,会遇到街道北侧的理学大师冯从吾的塑像,若不是这尊雕像,许多路过者也许会错过“他”身后的“关中书院”。
冯从吾是关学一脉的关键传人。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身为御史的他罢官归乡,林居10余年,于1609年创办关中书院。关中书院建成后,很快名动四方,四川、甘肃、河南、湖北等地的学子皆负笈前来就学。这里成了关学集大成之地,儒生们都以能到关中书院讲学、求学为荣。每逢冯从吾开讲,“环而听者,常过千人,坛台之盛,旷绝千古”。在关中书院绵延数百年的办学历史中,人才辈出,明清时期很多著名学者都曾在此讲学,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的知识精英和栋梁之材。
关中书院的建筑格局以主干道将整体呈左右对称分布,主体建筑有二门、三门、允执堂、泽园等都集中于轴线上,左右两边排列着5个院落,并以回廊相互连接,与主体建筑合为整体,对称式建筑结构更显典雅和庄重,中轴线布局增强了空间纵深感。层层递进、等级分明的建筑形制凸显出儒家文化尊卑有序、等级有别、主次鲜明的社会伦理关系。关中书院秉承敦本尚实、修德立心的教育理念,是关学文脉绵延千年的历史见证,历经时代变迁,蕴含其间的丰富教育理念,推动近代中国教育发展,厚植其中的关学文化,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源源不断提供历史资源。
书院门是西安最有文化,最文艺,最有艺术气息,也最能代表西安这座城市特色的地方,我是赞成这个说法的。书院门是西安城墙根下,南门内的一条街,历史悠久,里面既是商业街,也是文物遍地的旅游景点,外地游客想要了解西安,认识西安,那书院门就是必须要来的地方了。
关中书院,是中国古代著名的书院之一,创建于明代万历年间(1573年-1620年),由著名学者冯从吾创办。
关中书院以弘扬儒家文化、培养人才为宗旨,是明清时期西北地区重要的学术中心。
关中书院的建筑风格古朴典雅,尽管历经沧桑,书院的部分建筑和遗迹至今仍得以完好保存,成为中国古代教育和书院文化的重要历史遗址。
关中书院,一进入书院门就能看到,这条街因为有这座书院而得名书院门,关中书院是中国四大书院之一,西北四大书院之首,创办于明万历年间,明清两朝是西北地区的最高学府。到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 年),改为陕西省师范大学堂,民国时期为陕西省师范学校,建国后为西安师范学院,后来又改为西安文理学院,现在是书院门最重要的古建筑群之一。
书院门斜对面一座精致老宅子,门口的铭牌刻着“西安于右任故居”,于右任是我国近代的风云人物,陕西三原县人,大书法家、教育家、政治家,他的草书是近代书法家中公认最高的,民国时期曾任驻陕总司令,不过于右任最大的贡献还是在教育领域,曾参与筹备了现在的复旦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知名学府。
活动项目
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早在11世纪的北宋就发明了活字印刷。印刷术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对世界文明进程和人类文化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活字印刷历史渊源讲解:活字印刷操作流程;个人操作体验印制自己的作品。(包含:体验包、作品框)
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还原古法造纸的程序工艺,感受造纸的过程,制作属于自己的花草纸。古法造纸历史渊源讲解;古法造纸操作流程演示;个人操作体验制作花草纸,(包含:手工花草纸份)
书法是汉字特有的一种艺术形式,提按倾挫,闪耀看儒家文化的处事精神,笔走龙蛇,尽显旷达自然的酒脱态度。水玉氨氩,黑白相生,国画写意展现独到的意境情趣;中国书画起源的发展:书法简介、国画简介:国画练习:作品展示,(包含:水墨卡纸画一份)
中华医学精华干年中医文化,国医是国人对祖国传统医学的一个统称,也是世界医学大家庭当中一颗璀臻夺目的东方明珠,讲解中医的发展;制药工具介绍及使用:中草药介绍:简单动手制药包。(包含:药包/药丸一份)
香道
香道是历史悠久的汉族传统艺术,通过眼观、手触、鼻嗅等品香形式对名贵香料进行全身心的鉴赏和感悟,并在路带表演性的程序中,坚守令人偷悦和规矩的秩序,使我们在那种久违的心仪感中追慕前贤,感悟今天,享受友情,真爱生命,与大自然融于美妙无此的清静之中。
香道起源:香炉香具:香的分类及用途:香品制作:香品展示。(包含:香牌/香珠一份)
皮影(30人以上)
皮影是我国出现最早的戏曲种之一,戏中影人是根趣则中角色和村景的设计,用驴皮或牛皮、羊皮挂制,描样、雕楼、若色、烫平、上抽、订缀而成。011年中国皮影戏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皮影戏历史渊源讲解:观看1-2出皮影戏:体验皮影表演:手工涂绘皮影。(包含:空白皮影一份)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文以载道,格物致知,知行合一。古琴,高山流水,音域宽广的“东方钢琴”,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乐器,被视为高雅和才华的化身,三音交错,变幻无穷,充分表达情感及哲学之理,
讲解古琴的起源和历史典故:古琴的形制:古琴的音色:古琴简字裙:古琴指法:学习琴曲。
茶中乾坤大,壶中日月长。取一泊幽静,与岁月煮茶茶文化起漂地为中国。中国是茶的故乡。茶艺,萌芽于唐,发扬于宋,改革于明,极盛于清,可谓有相当的历史渊源,自成体系。茶艺即是通过彻茶、赏茶、闻茶、饮茶、品茶等习惯和中华文化内通和礼仪相结合形成的一种具有鲜明中国文化特征的技艺,是礼亦是艺,品茗而悟道。
茶文化讲解:教授泡茶礼仪:自行泡茶品茶。(包含:茶包一份)
射者,仁之道也。礼射,顾名思义,带有传统礼仪文化的射箭技艺。是一种以起源于商周时期射礼为基础,用于外修体魄、内修品格的射箭技艺的练习方式。射者在开弓射箭过程中,每个步骤张驰有度,礼仪严谨,行为规范。通过长期的练习,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讲究谦和、礼让与庄重,提倡“发而不中、反求诸己”,注重人的道德自省。
讲解礼射的发展;介绍礼射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体验礼射。
拓印指将碑文石刻、青铜器文物的形状及其上面的文字,图案拓下来的纸片。是我国一项古老的传统技艺,是使用宣纸和图汁,将碑文、器皿上的文字或圆案,清新地拷贝出来的一种技能。拓片是记录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
了解拓片历史;鉴赏珍贵拓片:学习拓片制作方法:完成拓片作品。(包含:拓印纸张一份)
开大国衣冠风气兴干年礼乐文明,中华衣装,也称华夏衣冠,也就是我们熟知的“汉服”,汉服,是中国汉族的传统民族服饰,又称为汉装、华服。了解汉服文化,感受古人学习、生活的乐牌所在,
参观礼乐馆:讲解汉服文化及若装要求:学习“仁义礼智信”内涵:黔听国学课堂。
起源于长安(今西安),是长安古典音乐的总称。长安鼓乐即是唐代宫廷的“唐大曲”,自唐朝至今已流传逾1300年,被音乐界称为“音乐活化石”。一千多年来,长安鼓乐一直存活于陕西周至县和西安附近的几个村庄,经历血火灾变,险被潭没,但灾后百姓心传口授,至今绵延不绝。009年被收录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欣赏3-5首长安鼓乐经典曲目:了解长安鼓乐的历史源:认识乐器:与老艺术家交流;自行尝试用乐器简单演奏。
花道
花道在中国也可称为插花艺术;通过插花感受自然、生命的变化,在创作美丽的作品和欣赏的同时提高自己的审美,是以插花为手段,以提高精神世界修养为目的的学习生活方式。
插花的起源和发展:认识花器、花材:学习插花;作品呈现,(包含:花泥+成品花+手提花袋一份)
注意事项
团队研学活动需体验人数在10人以上方可成团接待;
亲子团研学活动仅学生体验活动,家长不体验活动仅全程陪同,家长费用:30元/人(若家长体验活动,则按体验总人数收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