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兴坊非遗剧场,关中书院,秦风源易俗社文化街区非遗体验中心
提线木偶戏之偶头制作正是因了这些悠久的历史、高超的雕刻技艺以及民俗文化的承载,于2007年,被列入第一批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偶头制作技艺得以继续传承、发展、发扬光大。
提线木偶戏是一古老地方剧种,俗称“线戏”“ 线猴”“线胡”或“小戏”。提线是合阳线戏的主要表演方法,偶人系线根据角色的不同,分别为五到十二根不等,还有增加到十七、八根甚至多到二十余根的。偶人通高80-90厘米,重3.5-5公斤。通过线戏艺人巧妙地运用提、拨、勾、挑、扭、抡、闪、摇等手法,赋予木偶以艺术生命,动作栩栩如生。可以娴熟地完成卸帽子、脱衣服、搬椅子、抡杆子、单双闪官翅等特技动作。
提线木偶是中国目前现存木偶戏中历史最长的汉族戏剧剧种之一。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并且在合阳提线木偶里早已具备了后来戏剧里的主要行当,如生、旦、净、丑。据传“始于汉而兴于唐,盛于明清”的合阳提线木偶戏,为我国长江以北仅存的稀有戏曲剧种,其偶头制作是提线木偶戏的核心技艺,承载了陕西木偶制作技艺重要的历史信息,体现了木偶艺术浓郁的地方性特征。
提线木偶戏古称悬丝傀儡,又名线戏。是一门古老的汉文化传统艺术。表演时艺人用线牵引木偶表演动作,数百年形成了一套稳定而完整的演出规制和700余出传统剧目。
表演时木偶的动作全部是靠演员用手中的细线悬控木偶完成的。同时,配合合阳线戏的唱腔是全国独一无二的,合阳人称之为线腔,线腔带有浓郁的地方音调,悲怆苍凉而不失激情,委婉细腻而不失刚烈。
提线木偶戏剧目丰富,最受群众欢迎的是“三箱(厢)”(《百宝箱》《囊哉装箱》《西厢记》)“二楼”(《谪仙楼》《鸳鸯楼》)“双钗”(《金琬钗》《双凤钗》)以及《蝴蝶杯》等。合阳提线木偶独特的声腔,被称作线腔,悲怅苍凉,委婉细腻,颇具秦地风韵。合阳提线木偶戏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偶头制作的材料为柳木、桐木;雕刻工具有各种雕刀;上彩工具有油漆刷、海绵块、油画笔、毛笔及各色油画颜料。制作艺人通过选料、锯坯、砍坯、雕刻、打磨、上色(又叫粉头)、开脸(画脸谱)等几个过程制作而成。偶头背面有时还设有特殊的机关,可使偶人眼球灵活转动,嘴巴巧妙张合。
提线木偶戏与山西西部地区相邻,是中国北方提线木偶的独有之秀。明末清初,号称“关中八高士”之一的郃阳举人李灌(向若)对线戏的唱腔、音乐、剧目及木偶制作等方面作了较大改革,使其更趋于完整化、戏曲化。清乾隆、嘉庆、同治年间曾多次前往苏州、扬州、北京等地演出,影响极大。该剧种包含了提、拨、勾、挑、扭、抡、闪、摇等技巧和创造性的独有特技,赋予提线木偶以艺术生命,使之栩栩如生。线戏的唱腔、音乐苍凉悲壮、委婉细腻,多具秦地特色。乐器演奏拥有铮子、截子等特种乐器别具一格,特色鲜明。传统剧目意境美妙、文字优美,具有较高的文学性。
木偶造型与脸谱的艺术创造
线戏中的偶头,制作起来可没有外表看起来那么容易,需要纯手工打磨。每一个独特的偶头造型,全凭手艺人精湛的技艺。什么时候画眉,何时描眼,都深有讲究。每个角色都融入了手艺人浓厚的感情色彩,雕刻出的木偶头才能够栩栩如生。
干这门手艺活的人,需要有极高的艺术天赋,不仅要有扎实的绘画功底,还要对合阳线偶头的特点了如指掌,才能完美地雕刻出具有合阳民俗特点的木偶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