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研学旅行越来越火了?当下具有中国特色的研学旅行已经在全国各地逐步展开,研学旅行已经成为中小学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旅游业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研学旅行已经在中国普及两年多的时间,也越来越受到家长的支持和欢迎。但是,很多的家长还是对此表示疑惑,参与研学旅行到底有什么用?
在了解研学旅行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我国的教育制度。在新课改发展之前,“应试教育”一直是中国的传统的教育模式,主要是通过课堂上老师授课,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主体。这种教育模式近来被越来越多人所诟病,严格的课业要求将学生禁锢在“应试”的高压下,这对于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极为不利的。于是,无数专家学者甚至是家长都在呼吁一种新的教育模式的出现。
于是,研学旅行应世而生。
与一般的旅游活动不同,研学旅行是一种“旅游+学习”模式。研学旅行是由学校根据区域特色、学生年龄特点和各学科教学内容需要,组织学生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走出校园,在与平常不同的生活中拓展视野、丰富知识,加深与自然和文化的亲近感,增加对集体生活方式和社会公共道德的体验。研学旅行继承和发展了我国传统游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成为素质教育的新内容和新方式。提升中小学生的资历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研学旅行具体有哪些意义呢?
对国家来说,这是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规划和发展纲要》的行动,是对公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也是拓宽旅游发展空间的重要举措。
从学校层面来说,是深化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是推进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是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旅游业态的角度看,研学旅行更加关注目的地的文化旅游资源,是一种满足自我提升需求的高层次文化旅游。
对学生来说,学生是研学旅行的主体。研学最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们接触社会和自然,在旅游体验中学习和锻炼,提升自我。
开展研学旅行,有利于让孩子们开阔眼界、增长知识,促进书本知识与生活经验的深度融合;旅行期间远离家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锻炼孩子们独立自主的能力;有利于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动手做一些之前没有做过的事,有利于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有利于满足学生们暑期的旅游需求,培养学生的文明旅游意识,养成文明旅游行为习惯。
见识决定了眼界,眼界决定了未来。研学旅行,伴你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