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活动地址:半坡博物馆产学研基地
研学活动介绍:
据传,远古居民打猎时,会使用一种叫做“石球飞索”的工具,它扔出去可以套住动物的腿。在狩猎过程中,石球上的孔与空气摩擦,产生了“呜呜”的哨声,据此先民创造了单孔陶埙——陶哨。有了陶哨之后,人们传递信号变得更方便、更省力。但是随着沟通复杂化,“单孔埙”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经过不断的发明创造,就产生了现在的陶埙!
埙是我国古老的吹奏乐器,迄今已有六、七千年的历史。陕西西安半坡村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哨,是陶埙的雏形。
埙以陶制最为常见,材料以白鹿原的三趾马红土(注解:现在的红土)为主。陶埙制作由选土、和土、揉踹、捏坯、整形、开空、磨光、烧制等八大工序和上百道小工序制作而成。烧制成形的埙多为平底卵形,也有扁圆及其他形状。
陶埙的发展历程,石球飞索→单孔埙(陶哨)→多孔埙;在此过程中,陶埙也从一种传递信号的工具演进成为一种乐器。埙以它那特有的神韵,独占八音之土,在普通百姓中广为流传,也是宫廷乐队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后,埙乐演奏老师讲解埙的简单吹奏方法,让孩子实践试吹。通过现场埙发出此起彼伏的声音,感受原始居民传递信号的过程!
进而通过乐曲的吹奏,让孩子体验埙从信号传递工具到乐器的演进过程。最终通过集体小乐章的吹奏,实现原始音乐会的景象!
【“陶”醉六千年】是半坡博物馆在“史前工场”基础上增加的一系列以半坡陶艺为主题的研学活动,活动场地位于半坡美育(半坡博物馆产学研基地)。配备指导老师及其工作人员20余人,工具1000余套,环境优美、艺术气息浓郁,安全措施齐全!
活动流程
“陶”醉六千年研学活动分为课前准备和研学活动两个部分,整个活动用时100-120分钟。
课前准备包括人员分组、安全及其注意事项介绍、研学项目介绍等,用时5分钟。
研学活动主要分为三个板块,分别是原始音乐会、制埙小匠、陶器彩绘。
工具标准
本次活动中所用工具均采用安全材料,不易伤手、不易误伤他人。
防范措施
活动场地上有预先准备的医药箱,内有创可贴、碘伏消毒剂、退热贴、消肿喷雾等常用药品,可在发生较小意外伤害时做应急处理;
场地配备有小型灭火器、灭火毯等消防措施;
半坡美育(半坡博物馆产学研基地),总占地面积2000余平米,经过近两年的精心打造,现已形成特色鲜明、环境一流的教育实践基地,基地引进先进的多媒体设备和音响设备,室内配有中央空调,是半坡博物馆研学活动的重要实践基地。
研学活动意义:
半坡遗址是仰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当时陶器盛行且以红陶为主,所以又称其为彩陶文化!据出土的文物显示,此时的人们已经在用陶器绘制来记录生活。且已经有了抽象符号的早期雏形,比如用“△”来代表鱼等。
仰韶文化的彩陶图案古拙、简洁而又奇幻,且制陶工艺达到了近似完美的程度,堪称中国原始彩陶工艺的典范。
陶器彩绘这一环节从欣赏早前文明时期陶器的纹样展开,让学生发散思维,想象器物上的抽象花纹类似于生活中的什么物品。然后让孩子在自己的小陶盆、陶杯上绘制这些纹饰,同时也给予同学们很大的开放空间,可以自由发挥创作自己感兴趣的图案!
通过欣赏纹饰到还原实物的过程,让同学们加深对符号的印象与理解,同时提升孩子的想象力与审美水平!通过彩绘过程的实践,再现远古人民的创作过程,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以及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