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烙画
长安烙画
首页 > 研学活动 > 长安烙画

研学活动地址:白鹿原滋水非遗大集

研学活动介绍:

烙画就是熨烫出来的画,不是国画,也不是油画,无需墨,水,甚至任何颜料,仅凭发烫的铁棒熨格在木板,宣纸上即可成画,格画也因此而特别,但不管什么画,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无声的表述。

西安长安烙画研学活动

据记载,烙画始见于西汉末年,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传统烙画创作过程中,艺人常以铁针为工具,在油灯上炙烤进行烙绘,主要作为筷子、尺子、木梳等小件日用品上的装饰,故古称“火针刺绣”。

烙画古称“火针刺绣”,近名“火笔画”、“烫画”等,是中国古代一种极其珍贵的稀有画种。据史料记载,烙画源于西汉、盛于东汉,后由于连年灾荒战乱,曾一度失传,直到清光绪三年,才被河南南阳的一名叫“赵星”的民间艺人重新发现整理,后经辗传,逐渐形成以河南、河北等地为代表地几大派系。 烙画以前仅限于在木质材料上烙绘,如:木板、树皮、葫芦等。画面上自然产生不平地肌理变化,具有一定地浮雕效果,色彩呈深、浅褐色乃至黑色。烙画用一种特制的铁笔,在扇骨、梳篦、木制家具以及纸绢等上面烙制成的工艺画。现代大胆采用宣纸、丝绢等材质,从而丰富了烙画这一门艺术形式。

烙画不仅有中国画的勾、勒、点、染、擦、白 描等手法,还可以烫出丰富的层次与色调,具有较强的立体感,酷似棕色素描和石版画,因此烙画既能保持传统绘画的民族风格,又可达到西洋画严谨的写实效果。使其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因而给人以古朴典雅、回味无穷的艺术享受。

烙制工具

开始,烙画艺人以铁针为工具,在油灯上炙烤进行烙绘,主要作为筷子、尺子、木梳等小件日用品上的装饰。后来,制作工艺和工具不断改革,由“油灯烙”换代为“电烙”,将单一的烙针或烙铁换代为专用电烙笔,比较先进的电烙笔可以随意调温,从而使这一古老的创作方式具备了前所未有的表现能力。

西安长安烙画研学活动

烙制材料

以前仅限于在木板、树皮、葫芦等材质上烙绘,画面上自然产生凸凹不平的肌理变化,具有一定的浮雕效果,色彩呈深、浅褐色乃至黑色。现在大胆采用宣纸、丝绢等材质,从而丰富了烙画这门艺术形式。早期的葫芦、竹木材质较硬且厚实,所以烙制较易控制。宣纸和丝绢较薄,但却不失烙画本身利用碳化程度的不同形成的深浅、浓淡、虚实的变化。温度过高,手法过重,纸、绢会变焦;温度过低又烙不上痕迹。况且还要根据画面内容进行艺术再创作,从而使丝绢烙画、宣纸烙画成为南阳烙画中的精品。  

烙制技法

烙绘技法也发展出润色、烫刻、细描和烘晕、渲染等。烙画作品一般呈深、浅褐色,古朴典雅,清晰秀丽,其特有的高低不平的肌理变化具有一定的浮雕效果,别具一格。经渲染、着色后,可产生更加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另外,还有“套色烙花”和“填彩烙花”使传统烙花艺术锦上添花。所以,可以根据创作主题不同,采用不同的技法,加之色彩考虑,或者略施淡彩,形成清新淡雅的风格;或者重彩填色,形成强烈的装饰效果。

西安长安烙画研学活动

表现形式

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小至直径不足一厘米的佛珠,大到几米乃至几十米的长卷,以至大型厅堂壁画,如《清明上河图》、《大观园图卷》、《万里长城》等。作品可以充分反映国画山水、工笔、写意,以及人物肖像,年画、书法、油画、抽象画等不同画种的风格。  

烙画题材

作品内容在力求继承传统花色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创新,多为古典小说、神话故事、吉祥图案、以及山水风景等,图案清新,美观大方,永不褪色。

研学活动意义:

烙画研学活动意义在于让学生近距离感受到非遗文化的魅力,‌激发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培养文化自觉和自信,‌同时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西安长安烙画研学活动

烙画作为一种非遗文化,‌通过研学活动的方式进入校园和社区,‌不仅让学生们有机会亲身体验和了解烙画的制作过程,‌还通过实践活动加深了对非遗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提供了第二课堂的学习机会,‌而且拓展了美育教育的载体,‌为打造具有特色的美育工作品牌奠定了基础。‌此外,‌通过烙画研学活动,‌学生们能够深刻认识到非遗文化并不是遥不可及的古董,‌而是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活态文化,‌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如歌曲、‌舞蹈、‌手艺等传承和发展。‌

这些活动还特别强调了年轻一代在非遗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鼓励学生们以此为契机,‌继续努力学习,‌传承和发扬非遗文化,‌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通过参与烙画研学活动,‌学生们不仅能够提升自己的创造能力和审美情趣,‌还能成为未来传承非遗文化的重要力量,‌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上一篇:组装小车
下一篇:大雁塔搭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