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翔泥塑研学基地
凤翔泥塑研学基地
首页 > 陕西研学基地 > 宝鸡
凤翔泥塑研学基地概况

位于六营村的宝鸡凤翔泥塑研学基地,被称为中国泥塑研学旅游第一村。六营泥塑体验园及非遗凤翔泥塑研学基地”项目是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凤翔泥塑是凤翔的一种民间美术,当地人称“泥货”,做泥塑也称“耍泥活儿”。其造型洗练、夸张,装饰华美富繁,色彩艳丽喜庆,形态稚拙可爱,在全国众多的民间泥塑中独树一帜。而拥有“中国泥塑第一村”之美称的宝鸡市凤翔区城关镇六营村位于凤翔城区东南3公里处,因六百多年前明太祖朱元璋派部将李文忠率领的第六营在此屯兵而得名。六营村依托国家级非遗项目——凤翔泥塑,以非遗保护促进旅游发展,以旅游发展带动非遗传承,将泥塑融入产业、融入生活,并在近年不断改进工艺、推陈出新、升级包装,走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形成了“小泥塑大产业”,在乡村振兴中大放异彩。

凤翔泥塑研学基地研学亮点

凤翔泥塑研学基地依托传统的泥塑工艺,推出“民俗体验”“非遗研学”等独具特色的研学产品,让广大游客,特别是青少年体验非遗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研学游已成为凤翔旅游的亮点品牌。孩子们不仅能感受非遗文化,还能亲手制作泥塑,孩子玩的同时学习到了好多知识,在快乐地玩耍中切切实实的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凤翔泥塑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和浓郁的乡土气息,因而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其中泥塑马、泥塑羊、泥塑猪分别登上中国生肖邮票和邮政明信片。

走进泥塑第一村,看到的不光是泥塑工艺制作,还有刺绣、马勺脸谱、戏剧人物造型等民间工艺制品,让人目不暇接,看不够拍不完。

六营村生产泥塑的历史可追溯到600多年前,相传明太祖朱元璋曾派部将李文忠在雍水河畔屯兵,本部第六营士兵在一个村子安营扎寨,该村因此取名六营村。该营的一部分江西籍士兵会做陶瓷品,便利用当地黏性很强的“板板土”兑水和泥,制模捏泥人、泥动物、泥器物,并施以彩绘,作为泥玩具出售。六营村的彩绘泥塑由此产生,并代代相传。凤翔泥塑已列入宝鸡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陕西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凤翔泥塑研学基地可安排活动

基地主要以泥塑、马勺脸谱、剪纸、木版年画、社火脸谱、皮影等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对象,开展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及工艺制作技能教学培训。

凤翔泥塑研学旅游可重点安排的研学课程:凤翔泥塑、木版年画、剪纸、刺绣布艺、皮影、砖雕、麦秆画、草编、陶艺、马勺脸谱等14项非遗体验项目,可满足240人同时体验研学。

凤翔泥塑研学基地共有非遗传承人讲师15名

凤翔泥塑研学基地常见问题
凤翔泥塑都有哪些品种呢?

凤翔泥塑共有三十多个品种,数百个规格,其中有半人高的巨型座虎、虎挂脸,也有小到方寸的小兔、小狮;它以黏土为原料,经过造型、制模、翻坯、粉洗、勾线、绘彩、上光等十多道工序,墨线勾勒、颜料绘彩,形成了对比强烈、色彩艳丽的独有风格。传统泥塑以座虎和虎头挂片最具特色,具有永保太平、镇宅辟邪、迎祥纳福之意。

凤翔泥塑有什么特点呢?

凤翔泥塑集中表现了周秦汉唐以来开脱张扬、热情奔放的艺术风格,汲取了古代石刻、年画、剪纸和刺绣中的纹饰,有先秦饕餮纹饰与图腾文化的神秘和古朴,也有汉唐的丰满圆滑与强悍威猛,憨态可掬,鲜活生动,质朴豪放,粗中有细。

上一篇:宝鸡北首岭博物馆 下一篇:宝成铁路文化体验馆